osd411:一个妈妈的女儿3在线观看中文版-大脑样本中的微塑料比8年前高出约50%,但尚无法判断对健康具体影响
·检验微塑料的存在只是第一步,确定这些塑料在人体的危害则更加困难。
·从个人角度,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或能降低微塑料对健康的潜在风险。而从源头上看,减少塑料生产、对塑料污染进行控制是减少风险的根本措施。
尽管塑料进入人体听起来百害而无一利,但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尚无明确证据证明微塑料对人体的危害。2025年2月11日,《自然》杂志网站刊登头条文章,探讨了为什么科学家还难以判断这些塑料碎片对健康的影响。除了难以直接在人体上做实验外,阻碍科学家们探索微塑料健康危害的另一大原因是环境中的微塑料种类实在太多。
大脑里的10克塑料
2004年,海洋生物学家理查德·汤普森(Richard C. Thompson)等人在一篇题为《迷失海洋:塑料都去哪儿了?》(Lost at Sea:Where Is All the Plastic)论文中首次提出“微塑料”(Microplastics)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在海洋中发现的微小塑料碎片(该论文的定义是20微米,约为头发丝粗细的五分之一)。
这项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兴领域,催生出了一批“微塑料猎人”。在之后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不仅在偏远的岛屿、极地的雪、马里亚纳海沟、食物、水甚至空气等每个地方都发现了微塑料的身影,还发现它们遍布肾脏、肝脏、胎盘甚至大脑等人体器官。
毒理学家马修·坎彭(Matthew Campen)通过溶解人类尸体器官组织的方式追踪微塑料的分布。2025年1月,他的团队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表明,2024年的大脑样本中的微塑料水平比2016年的样本高出约50%。而且大脑样本中的微塑料含量比肝脏和肾脏样本中的高出多达30倍。
“坎彭估计,他可以从捐献的人脑中分离出大约10克塑料,这相当于一支全新的蜡笔的重量。”《自然》杂志写道。
检验微塑料的存在只是第一步,确定这些塑料在人体的危害则更加困难。在席北斗、侯佳奇团队的研究中,大脑被微塑料堵塞的小鼠记忆和运动能力下降,28天后得到恢复。很多其他研究让动物(主要是水生生物)暴露于微塑料中,并发现这些颗粒可能会堵塞肠道或影响繁殖。
这些基于动物实验的发现让研究者们怀疑微塑料可能与人类的癌症、心脏病、肾脏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或生育问题有关。
2024年3月,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发现,在接受心脏手术的约250人中,近60%的人的主要动脉中存在微塑料或纳米塑料。那些存在塑料的人在手术后三年内经历心脏病发作、中风或死亡的可能性是那些动脉中没有塑料的人的4.5倍。
但这样的研究只能说明微塑料与健康问题之间存在相关性,但无法说明这种关联是不是别的因素造成的。上述研究的作者在文中承认,微塑料的存在可能与其他会影响健康的因素相关,例如饮食或社会经济状况。
没有完美的塑料小球
除了难以直接在人体上做实验外,阻碍科学家们探索微塑料健康危害的另一大原因是环境中的微塑料种类实在太多。不同于科学家们常用来做实验的标准塑料小球,实际环境中它们的尺寸、形状、成分各不相同,对每个器官或细胞类型的影响也可能有差异。
虽然统称为微塑料,但尺寸的不同对健康的影响可能天差地别。小于1微米的塑料颗粒被称为纳米塑料(nanoplastics)(有些人认为更小的临界值约为0.1微米)。一些数据表明,许多大于这个尺寸的颗粒会通过消化系统并被排泄出去。然而,纳米塑料可能更容易进入人体(比如被吸入),更容易被细胞吸收(比如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而身体并没有建立机制来消化或排出它们。
2020年,一项发表在《颗粒与纤维毒理学》(Particle and Fibre Toxicology)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在怀孕期间,大鼠的胎盘并不能阻止纳米颗粒,纳米塑料会从母体传给胎儿——并且迅速在胎儿组织中分散。了解这些纳米塑料活动轨迹很重要,而由于缺乏用于可视化和分析如此小颗粒的工具,科学家们还难以对其进行观测。
“你无法看到小于大约250纳米的颗粒——而这些才是最重要的。观测这些颗粒能够帮助量化塑料在组织中积累的剂量。”该研究的作者之一,环境毒理学家斯蒂芬妮·赖特(Stephanie Wright)说。
如此小的颗粒也意味着污染是一个重要问题。用来存放生物样本的试管、培养皿等部件上都有塑料微粒,研究人员必须谨慎地将它们与研究对象区分开来。
除了尺寸之外,环境中的微塑料很可能带有涂层,其中可能含有上万种化学物质,使这些微粒具备不同的柔韧性、防火性或者可降解性。不同形状的微塑料也可能造成不同后果,例如一个尖锐的微塑料碎片在脆弱的肺部环境中可能比在喉咙组织中更具破坏性。
实际环境中如此多的变量引起人们对微塑料实验代表性的担忧。许多研究使用理想的微塑料——比如小球体——并不具有环境中发现的颗粒多样性。一些研究人员争论说,它们是目前最易于获得和标准化的微塑料,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种研究是浪费时间和资金。
先研究,还是先治理?
一位科学家向《自然》杂志表示,考虑到实际环境中的微塑料有如此多的变量,研究很容易陷入困境。如果科学家们想要迅速积累证据的话,就需要“开发更聪明的方法”。例如,可以根据结构将塑料和添加剂分组,并利用这些分组来预测它们对健康的影响。这需要来自环境、毒理、材料、生物等不同背景的科学家进行认真的合作。
在过去十年中,微塑料研究领域呈现爆发式的增长。2014年,在爱思唯尔的Scopus数据库中,包含关键词“微塑料”的论文有20篇。而在2024年,这一数字接近6000篇。然而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方法仍处在探索阶段,每个科学家团队都在开发和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来检测和表征微塑料,这种缺乏标准化的情况使得不同研究很难进行一对一的比较。
研究数据的缺乏使得研究人员很难向公众和政策制定者传达潜在风险。这是一个熟悉的困境: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面临着在数据不完整的情况下就空气污染或吸烟等话题提出建议的挑战。
公众对微塑料的关注和担忧正在激发研究人员迫切寻求答案。一些科学家认为,全球塑料产品的增多增加了这种迫切性。全球每年生产约4亿吨塑料,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至少翻倍。即使现在突然停止所有塑料生产,垃圾填埋场和环境中现有的约50亿吨塑料将继续降解成微塑料,其中一部分将进入人体。
有研究表明,塑料制品如塑料瓶、餐盒乃至不粘锅涂层都会在使用中释放大量微塑料颗粒。从个人角度,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或能降低微塑料对健康的潜在风险。而从源头上看,减少塑料生产、对塑料污染进行控制是减少风险的根本措施。
今年是全球塑料治理的关键一年。在过去两年中,世界各国一直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领导下进行谈判,旨在结束塑料污染,并可能限制全球塑料的生产。到目前为止,谈判尚未达成条约,但代表们计划在今年重新召开会议。
“我们想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工作(以促进塑料治理共识),想到在我大脑中的塑料浓度在我得到答案之前会上升几个百分点,这真的很可怕。”坎彭向《自然》杂志表示。
参考文献: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0405-8
2.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r8243
3.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8575062_Lost_at_Sea_Where_Is_All_the_Plastic
4. https://particleandfibretoxicology.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89-020-00385-9